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 | 新疆妇联开展“家规家训亮家风”活动

作者:
来源: 新疆妇联
日期:2025-06-2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积淀深厚的家庭家教家风,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伦理道德,亦是当代家庭文明培育的精神沃土,为现代家庭文明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族家庭落地生根,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古尔邦节期间,自治区妇联以家庭团聚为契机,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广大家庭中开展“家规家训亮家风”活动,引导各族家庭在团聚时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家风家训共梳理,传承文化根脉

  注重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妇联主席示范引领,带头梳理家风家训。组织家庭长辈带领晚辈回溯家庭历史,讲述祖辈耕读传家、勤劳质朴的家风故事;深入挖掘家庭中的优良传统,将其整理成简洁明了、易于传承的家训,并在家庭成员聚会中与家人共同分享和讨论。通过“老带小”的回忆与交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在代际传递中凝聚力量。图片

  自治区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阿依努尔·买合赛提带头梳理家风家训

  自治区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阿依努尔·买合赛提回到家乡,召集140余名家庭成员共同回忆父辈家风故事,梳理“爱党爱国爱家。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等十条家风家训,将家风家训悬挂上墙,教导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树好榜样,教育好下一代。为在家庭成员中形成良好家庭文明素养,制定《家庭文明素养行为规范》发放至每一位家庭成员,引导大家自觉践行。节日当天在孩子们中开展诵读经典、写毛笔字、猜灯谜、做漆扇、挂心愿卡、报成长志愿等中华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影响和引导孩子们成为爱党爱国、向上向善的新时代好少年。

  阖家同框‘家’年华,定格团圆温情

  注重家庭,“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各级妇联组织家庭拍摄“全家福”,有的身着民族传统服饰和家人温馨同框,有的老少携手漫步庭院记录幸福瞬间。这些精心捕捉的瞬间,远不止是家庭记忆的珍藏,更是家庭情感的“可视化”纽带,让“家和万事兴”的理念通过影像深深印刻在每个成员心中,为民族团结大家庭增添一抹温暖注脚。当照片悬挂于厅堂或传递至远方游子手中,它便化作亲情的灯塔,不仅默默记录着家庭的绵延轨迹,更如一道无形的桥梁,无声维系着代际间流淌的温情,让思念跨越山海,让牵挂穿透岁月。图片

  各级妇联组织家庭拍摄“全家福”

  家教实践“微活动”,滋养成长沃土

  注重家教,“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各级妇联动员各族家庭让团聚时光成为家庭教育“微讲堂”。有的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传递“勤为本”的生活态度;有的组织亲子共读经典书籍,分享家国情怀故事;有的鼓励晚辈向长辈学唱爱国歌曲和当地歌谣、学习手工技艺,在实践中培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认同。这些源自生活的生动课堂,虽细微却饱含深意,不仅是家庭教育与美德的传承纽带,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与家国情怀的深情实践。

  此次“家规家训亮家风”活动共有2669名各级妇联主席、副主席带头梳理家风家训,21万余户家庭参与梳理家风家训活动,5758户家庭参与家风故事分享会,挖掘优良家风典型家庭2185户,覆盖群众77万余人次。活动以古尔邦节家庭团聚为桥,让家风家教从“说教”变为“体验”,从“个体”延伸至“家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千万家庭落地生根,让民族团结之花与文明家风之美在新疆大地共同绽放,共同绘就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幸福图景。

[董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