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妇联:“石榴籽”小课堂热在暑期欢乐多

作者: 王江平 陈祈梦
来源: 中国妇女网
日期: 2022-08-23

  “妇联系统的‘石榴籽’小课堂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和认可,这不仅是妇联系统品牌化工程的逐渐延伸和打造,更是响应全国妇联和自治区妇联及博州党委的有关要求,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新时代家庭建设工作是有效的探索和建设落地之举。”8月7日,新疆博州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游丽遐针对暑期儿童关爱落地博州各级妇联组织的实际效果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做了梳理和介绍。对于“石榴籽”小课堂继续深化细化做了更细的要求和部署。孩子们玩耍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见效在各个社区、乡村、牧区,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长了情谊。更解决了一部分务工和双职工家长们无力照顾孩子的难题,暖心更及时。

  “特别感谢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他们给暑期的孩子们不仅带来了陪伴,更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暑期关爱活动。”8月6日,新疆精河县妇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县暑期儿童关爱的重点情况。在精河县曙光街道康宁社区针对辖区孩子们暑期“放养”等问题,社区开办起“石榴籽”小课堂,发动返乡大学生参与,一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帮带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讲红色故事,孩子们暑期生活丰富多彩,学到了很多知识,大学生们也得到了锻炼。返乡大学生阿依夏说:“我很高兴社区能开设‘石榴籽’小课堂,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社会实践,更骄傲的是看到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国通语水平迅速提高。这也是我参与家乡建设的一件大事,很有意义。”

  “因为文化水平低,辅导不了孩子作业。我还正在发愁孩子暑假作业有的题不会做怎么办呢?现在妇联在社区办起了‘石榴籽’小课堂,组织返乡大学生给孩子们辅导学习,为我们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就读于精河县第二中学苏麦娅的家长高兴地说。

  温泉县哈日布呼镇查干村妇联依托村“儿童之家”阵地,开启了暑期少年儿童“石榴籽”小课堂,课堂内容有安全教育、讲红色故事、发放儿童书籍、读书、写字、辅导作业等形式多样,小朋友们从“石榴籽”小课堂学到很多知识。

  “下一步,我村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课程,在‘石榴籽’小课堂加入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查干村党支部书记周明说。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为广泛宣传革命事迹、传承红色文化,精河县康宁社区组织辖区退役军人、返乡学生和暑期孩子利用“石榴籽”小课堂开展: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致敬八一建军节活动。退役军人叶尔多斯走进社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丰富又精彩的爱国教育课。

  爱国情怀始于心,伴随着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最可爱的人”退役军人叶尔多斯给大家讲述了他在部队的日子。他说:“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爱国情怀,他们用青春、生命保卫祖国,为我们创造和谐平安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长大后也为国家做贡献。”

  返乡大学生们还带领孩子诵读红色故事,社区干部带领大家观看了老革命军人王桂泉的记录短片,用他的亲身经历带领孩子们追忆那段峥嵘岁月。五年级学生迪丽热巴说:“今天听了退伍军人叔叔的讲座和观看了王桂泉爷爷的影片,我学习到了军人身上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精河县康宁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秀丽说:“通过开展‘石榴籽’小课堂,带领孩子们学国家通用语言、听红色故事,激发了他们内在思想动力,孩子在参与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和义务,增强了她们立志报国的信念和决心。”

  据了解,今年以来,新疆博州妇联不断创新方式载体、优化管理服务,引导各族妇女儿童做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贡献的新时代妇女儿童。着力打造博州党委政府认可、妇女儿童欢迎的工作品牌--“石榴花”工作品牌,铸建妇联工作的核心价值。目前不仅打造了“石榴籽”小课堂,还组建了四级“石榴花”宣讲队,用苞谷馕式的语言开展宣传宣讲;打造了“石榴花”大讲堂,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扶持“石榴花”妇字号巾帼示范基地;开展“石榴花开•家风耀天山巡展”教育实践活动等,带动带领全州各族妇女儿童坚定信仰、学习知识、增强本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4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