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院一情怀,以“四好三美一卫生”(思想好、家风好、学习好、团结好,人美、屋美、院美,厕所卫生)为标准创建“美丽庭院”,感受着全面小康的幸福,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018年以来,自治区妇联作为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美丽庭院”建设专项组牵头单位,在南疆四地州22个贫困县市、192个贫困乡镇、1962个贫困村、39.61万户贫困家庭,开展了以“四好三美一卫生”为标准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并逐步在全区各乡村推动实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以点带面,“美丽庭院”齐动员
基层妇联开展“美丽庭院”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全区“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不仅使贫困家庭在美化居住环境、增强健康意识、修养文明礼仪等有了较大提升,而且改变了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精神面貌,激发了“我要增收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
自治区妇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开展2020年“美丽庭院”创建交流活动
在选树自治区级“美丽庭院”试点户1100户基础上,全区选树地县两级“美丽庭院”试点户、示范户35812户,累计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宣讲11.4万场次,受益妇女群众170万人次;开展庭院绿化活动19.54万户次、庭院清洁活动20.42万户次、个人卫生清洁活动22.47万户次、厕所清洁活动23.18万户次,参与群众89万人次;实施巾帼志愿服务1.22万场次,帮助3.68万户农村家庭开展了庭院整理,实现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分离。
美丽庭院示范户
南疆四地州“美丽庭院”创建试点村和试点户群众知晓率、参与率100%。和田地区新增“美丽庭院”试点户9111户,参与人数36445人。
循序渐进,文明新风拂心田
农村妇女展示时尚靓丽形象,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自治区“美丽庭院”创建推动农村贫困家庭逐步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家庭普遍参与“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妇女踊跃参加村里各类文体活动,并注重自身形象,使漂亮的脸蛋露出来、美丽的长发飘起来,有的妇女在参加婚礼或村里集体活动时还到“靓发屋”梳妆打扮一番。村民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卫生习惯、自身形象,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勤劳致富的信心越来越强。
伊犁州尼勒克县喀拉苏乡赛普勒村将“美丽庭院”创建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利用“一支部+五中心+网格+联户+村民”五级联动工作模式,教育引导村民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防疫措施,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幸福感
在“美丽庭院”创建中,基层妇联因地制宜,注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晒晒自家美食”“时尚新风舞起来”“讲讲家庭好故事”等与群众“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活动,涌现出一批“美丽庭院”试点户、“最美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儿女”。同时,自治区妇联将“美丽庭院”创建与“家庭学校进农户”“送教下乡”“靓发屋”“巾帼示范基地”项目相结合。近年来,通过举办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村妇女32932人。
巴州妇联将发展庭院经济纳入“美丽庭院”创建内容,引导妇女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果“三园”经济,开办农家小院、农家乐,开展乡村游、手工编织、手工工艺和民俗文化,通过小庭院发展大经济。目前,庭院经济示范户6593户,带动妇女创业就业2000余人,形成户户争创、妇女争优、家庭受益良好氛围。
“美丽庭院”建设的深入实施,不仅使南疆贫困家庭在美化居住环境、增强健康意识、修养文明礼仪有了较大提升,还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带动村民逐渐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激发了“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如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