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莲

作者:
来源: 自治区妇联
日期: 2019-12-18

潘奶奶的“爱心小课堂”

——喀什地区疏勒县新市区居民潘玉莲典型事迹

  潘玉莲,女,汉族,1942年9月出生,高中学历,新疆疏勒县人,现为疏勒县新市区社区居民。潘玉莲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懂得汉语、维吾尔语、藏语、俄语,英语,目前潘玉莲正在自学日语,1960年毕业于喀什二中,上过两年大学(新疆大学),曾当过俄语翻译、打过工、做过生意。丈夫早年去世,儿子因病瘫痪,儿媳离去,她独自照顾着儿子和孙女。

  1987年因父亲和丈夫相继去世及家庭变故,迫于生活,她在工地上干过泥瓦工、小工、大工等,最终选择独自前往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做起餐饮生意维持正常生活,在西藏的6年间,她起早贪黑打理着生意,克服高海拔、生活习惯、生活习俗等困难,为了能够和当地藏族群众交流,她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藏语,短短半年就能和当地藏族同胞交流,经过几年的努力自己也拥有了一辆解放汽车给各个工地送工人,原本生活有了明显转变的她却因为又一场变故及年龄的增大,不得不于1992年回到了疏勒县。

  从阿里地区回来后,她已经是个两鬓斑白的老人了,但她并没有被生活和现实压垮,依然忙碌着生活,有一天她发现邻居的孩子们假期里和放学后总是在街上跑来跑去地玩,这样既学不到东西,还不安全。就使她萌生了用自己专长办一个“爱心小课堂”的想法。于是她就和一些孩子家长商量在自己家中办课堂,教孩子们汉语、语文、英文、数学等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不愿来,每天只有几个孩子来听课,但潘玉莲并没有气馁仍然认真备课、讲课。慢慢的,由于潘玉莲的热心和讲课有趣,来这里的孩子越来越多,“爱心小课堂”也越办越红火,现在每天都有近40个孩子放学后就来听课。

  潘玉莲的房子不大,仅有几件老家具,房子小,家里显得很拥挤,走进最大的一间房子,一块小黑板很醒目,桌子和凳子摆的整整齐齐,潘玉莲正忙着架炉子,两手都是黑煤灰。她要赶在孩子们来之前,架炉子,烧热茶,让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喝上热乎乎的放了冰糖的茶水。整间“课堂”唯独给孩子们准备的新铅笔、小红花却很醒目,潘玉莲说“这是娃娃表现好的奖励,鼓励鼓励他们,奖品都是我自己买的。”为了能更好地辅导孩子功课,老人还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辅材料。小学各科的课本,课本哪一页有哪些内容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教学难不倒她,但要让个别调皮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用自己的细心和爱心让这些调皮的孩子乖乖地安静听课。

  每月的低保金除了维持生活必须,她都用来给孩子们买铅笔、小本子,钱不够用她就去捡废品给孩子们买奖品买学习用具,试想一下,一个老人给素不相识的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不顾别人异样的目光在大街上捡废品,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玉素甫和帕提曼兄妹就是其中一个,父母车祸离世了,只有年老多病的奶奶照看他们,到了上学年龄可每天就在街上玩耍,潘妈妈给这两个孩子买了新衣服、书包和一些学习用具送进了学校,照看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现在孩子们称呼她为“潘奶奶”。多年来,为了“爱心小课堂”的孩子们,潘玉莲付出了很多心血,做出了很多牺牲。潘玉莲孤身一人,收入很低,家里还有一个50多岁半身不遂的儿子和一个上初中的孙女需要她照顾。尽管这样,她依然战胜了眼前的艰难,将心中的大爱,传递给了更多的孩子。

  潘玉莲丈夫很早就离世了,10年前唯一的儿子因病瘫痪在床,之后儿媳把六岁的孩子扔下后离开了家,让家庭陷入了困境。面对困境,她没有屈服,不管寒暑、不论雨雪,这间屋子都向着孩子们敞开。孩子们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跟她的感情也越来越深。7年前一个下午,潘玉莲还跟往常一样坐门口等孩子们来,然后她看到从远处走来一群孩子,手背后一起向她走来,快到她面前时,都从背后拿出一朵花齐声说到:潘奶奶,母亲节快乐,祝您健康长寿,然后都把花送她手里抱着她。她愣住了,紧紧的抱着他们泪流满面。这是她过的第一个母亲节,有一次,她给一个前去采访她的记者看了一个盒子,说这是她一生最珍贵的礼物,盒子里面装的正是这些孩子们当时送的鲜花,已经变成了干花瓣。

  1998年,乌鲁木齐市一单位得知潘玉莲的情况后,聘请她到乌鲁木齐一所学习教授俄语,待遇也很好,这也是潘玉莲所盼望的,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还能解决家里的生活困境。虽然她答应了请求,但也放心不下孩子们,犹豫中前往了乌鲁木齐。没过多久,孩子们忍不住给潘玉莲打电话,听到熟悉的声音后,兴奋地七嘴八舌的说:“潘奶奶你去了哪里?奶奶家里怎么没人?奶奶我想你?奶奶我考了第一名……”电话那边传来嘟嘟的声音。潘玉莲犹豫了,一边是时常牵挂的孩子,一边是难得的工作机会,忐忑的心理矛盾中潘玉莲最终踏上回疏勒县的路程。孩子们看到她,高兴的跳起来,涌向潘奶奶的怀抱哭着说道:“奶奶,你不会走了吧?奶奶我都想死你了”。有些家长也高兴的哭起来,紧紧抱住潘玉莲说:“我们再也不会让您离开我们的”。从那天起她就再也没离开过孩子们。居民阿依古丽看潘玉莲很不容易,爱心课堂她也从来不收钱,就悄悄地在她枕头底下放了一笔钱,可是被潘玉莲发现后还回去了,她说:“这都是我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闲钱,就给孩子买学习用具奖励娃娃吧”。

  1999年,由于她的人缘比较好,又比较热心,疏勒镇新市区聘请她担任新市区社区小组长,她将大部分的生活补贴用于“爱心小课堂”中,2015年12月在社区工作上班期间,在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导致骨折住进了医院,孩子们和家长纷纷来到医院,孩子们趴在床边给她捏胳膊揉腿不停的说到:APA,可潘玉莲还在低声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医生和护士看到这个场面都问到这老人是你们什么人呀?家长们都说到:这是我们的亲人。潘玉莲幸福的脸庞露出一丝的担忧,想到儿子瘫痪在床,自己现在又动弹不了,怎么办?可家长们很快自愿向单位请假轮流照看了潘妈妈和她的儿子。可没过多久她就在医院呆不住了,怎么不听医生劝阻依然选择回家养伤,其主要原因,就是放心不下她的“爱心小课堂”,在家修养期间潘玉莲忍着疼痛的折磨,坚持每天给前来的学生辅导、上课。

  就这样,潘玉莲从1992年创办“爱心小课题”至今已经25年,累计免费义务托管、辅导孩子近2000多名。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艾克白克江是潘玉莲学生之一,现在就读于上海的一所大学,写了一手好汉字,他说:“以前我字写的不好我妈妈就不让我进家门,是潘奶奶手把着手教我把字写好的”。现在每个假期回来艾克白克江都会专程来看“潘老师”,更让人欣慰的是,“爱心课堂”加入了从这个课堂走出去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学毕业以后有的加入了教师队伍,有的进了企事业单位,他们都在假期来到爱心课堂帮助潘玉莲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传递正能量。

  2016年12月30日下午放学后,在“爱心小课堂”上课的38名孩子自发带来了彩带、气球、拉花等装饰品,将“爱心小课堂”装扮的漂漂亮亮的,几个调皮的“小巴郎”给潘奶奶家的小狗佳佳也带上了花环,几个小姑娘在给潘奶奶家儿子的房门上也装饰一番,孩子们说,潘奶奶的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要把家里打扮的漂漂亮亮,和潘奶奶一起过元旦。

  如今,潘玉莲已经是个年暮苍苍的老人了,但她却没有打算停息,潘玉莲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这些孩子将来都成为优秀的人,只要她身体允许,就会将“爱心小课堂”一直办下去。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一生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与不幸,但善良的心却一直在她的内心根植,她的善举,像一束光,照亮人间,照亮孩子们的心灵。

[编辑:马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36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