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莲

作者:
来源: 自治区妇联
日期: 2019-12-10

  潘玉莲,女,1942年9月3日出生,父亲汉族,母亲维吾尔族,精通维、汉、藏、英、俄等五种语言,目前,正在学习日语。1951年,潘玉莲在镇泰小学(原二小)上学,1960年夏天,潘玉莲上高中时,到乌鲁木齐参加手球比赛时胳膊摔伤,便没有继续学业。1961年结婚,1962年生下儿子潘三虎,1972年因感情不和离婚,1978年6月去到西藏做生意,主要是经营饭馆,后来饭馆生意越做越大,她便开始参与一些建筑生意,因为带着工人去干活时,有一人翻车身亡,导致她多年的积蓄几乎全部用作支付赔偿金。

  1992年,她回新疆,因为看到邻居维吾尔族小孩每天放学后无事可做,她便帮忙接送孩子,免费帮助孩子辅导功课。慢慢地孩子们因为她喜欢上了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当时,他的小课堂只有5名学生)于是,潘玉莲开办了“爱心小课堂”,免费为周围的维吾尔族学生辅导功课。25年来,从她的“爱心小课堂”里走出了2000多名学生,有的考上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区内初中班,有的考上大学……

  25年来,潘玉莲用深厚、广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的心。虽然她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经常伸出关爱之手帮助他人,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成为当地群众眼里的“好邻居”“好阿姨”。这个普通老人,正用行动诠释着我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含义: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血液里有民族团结基因

  “我是团结族。”每每有人问起潘玉莲的族别,她都会这样说。是的,在她的血液里有民族团结的基因。

  潘玉莲的父亲是甘肃武威人,十多岁时跟随亲戚来到喀什地区疏勒县,经过不断打拼,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商店。二十多岁时,他通过介绍认识了当地的一位维吾尔族姑娘。“那时我妈妈不懂普通话,我爸爸不懂维吾尔语,两人比画着进行交流。”潘玉莲说,父母的婚姻非常幸福,父亲经营商店之余还在建筑工地打零工,母亲在居委会工作过。父亲不仅把挣来的钱全部交给母亲,而且经常帮妻子做饭、做家务,是远近闻名的“好男人”。

  “到后来,我妈妈普通话说得特别棒,爸爸的维吾尔语说得特别溜。在这种环境下,我两种语言都很精通。”潘玉莲自豪地说。因为是家中独生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潘玉莲的童年生活过得无忧无虑。上学时,聪明好学的她掌握了俄语和英语。

  然而,成年之后潘玉莲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高中毕业后,她嫁给当地一位在银行工作的男子,但20世纪70年代因感情问题离婚了,她带着儿子生活。迫于生活压力,她当过翻译,在工地当过泥瓦工。还曾在西藏打拼过6年,学会了藏语。

  晚年时潘玉莲再次遭遇变故:2011年4月,她的儿子潘三虎因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儿媳跟儿子离婚,将儿子和孙女扔给已近古稀之年的她。

  但再多困苦也没有使她放弃心中的信念,“我一直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里,周围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邻居处得跟一家人一样,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大家更团结,社会更和睦。”潘玉莲说。

  开办“爱心小课堂”

  邻街一间十多平方米的老旧民居是潘玉莲的住所,顺着狭长过道往里走,便可以看到一间20多平方米的教室,教室里紧巴巴地挤着十几张课桌椅——这就是20多年来潘玉莲坚守的“爱心小课堂”。

  1992年,从西藏回到疏勒县后,潘玉莲发现很多邻居的孩子放学后和假期里总在街道上跑来跑去,没有人照看。她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娃娃这样既学不到东西还容易产生危险。我就想把这些娃娃叫到家里照顾他们,还可以给他们教点东西”。

  开始时,她把几个邻居的孩子叫到家里,教孩子们学习、写字。很快,潘玉莲免费教孩子学习的事传开了,周围邻居纷纷将孩子送到她家。时间一长,潘玉莲干脆办起了小课堂,利用自己懂维吾尔语、英语等特长,辅导孩子们学习。一放学,孩子们就背着书包到她家上辅导课。到了假期,孩子们一整天都待在这里上课。20多年来,每天来辅导作业的孩子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潘玉莲将家里的两间闲置房布置成教室,过道也成了临时教室。每天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

  潘玉莲没有收入,和患病的儿子、孙女3人仅靠1000多元低保金生活。她家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沙发、一个茶几、两个柜子,一台液晶电视还是社区送的。清贫的生活并没有阻碍她助学。这些年,她没收过家长一分钱,还花钱订阅了大量教辅材料,买来铅笔、橡皮、文具盒等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夏天,她会备好冰糖果茶给孩子们解暑;冬天,她会架好炉子,烧好热水,买来热馕,为孩子们驱寒。然而,微薄的低保金哪里够花,她闲时偷偷跑到街上捡垃圾卖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具。

  手把手教出好学生

  每天下午5时左右,潘玉莲就打扫好教室,烧好水,等着放学归来的孩子们。潘玉莲有两个本子,一个是签到本,一个是考勤本。“每个孩子来了都要签到,防止有些孩子放了学不来家长却不知晓。我还把他们每月请假的情况登记下来,可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潘玉莲说。

  孩子们到了后,潘玉莲让他们把当天作业写完,当天学的课文读会,再到黑板上听写,过关后才能回家。来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6年级都有,这就需要潘玉莲的“课程”紧跟教学大纲,分段授课。

  今年上4年级的热孜宛古丽·艾力曾是班里学习最差的,“我也想学好,但听不懂课,又不敢问老师。”热孜宛古丽说。一年前,她来到潘玉莲的“爱心小课堂”,潘玉莲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陪她把功课做完。仅半年时间,热孜宛古丽的成绩直线上升。“去年下学期我语文考了96分,全班第四名,这都是潘老师的功劳”。

  背不会古诗曾是5年级学生苏麦耶·买买提艾力苦恼的事。“潘老师说两遍三遍背不会,就背十遍八遍,她每晚都会监督我背古诗,现在我能背100多首古诗,是班上会背古诗最多的人。”苏麦耶说。

  25年来,潘玉莲这个没有教师身份的“老师”教出很多优秀学生。在湖南师范大学上学的艾克拜尔·玉买尔是潘玉莲的学生之一,写得一手好字,他说:“是潘奶奶手把手教我把字写好的。”现在,每个假期艾克拜尔都会来看望潘玉莲,帮她辅导学生。他说:“在我心里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我要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如今,被潘玉莲老人教过的2000余名孩子,在祖国各地传扬老人的事迹,学习老人的精神,受感染者会有数以万计,甚至数以亿计。学习潘老好榜样,就要甘于奉献,乐于吃苦,守得清贫,心中有大爱,脑中无私欲,把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的一件件小事做细做好做出成效,如此积少成多,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处处充满爱。爱潮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活动,就一定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盛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3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