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丨“书香之家”——奴尔丁·沙塔尔家庭

作者:
来源: 自治区妇联
日期: 2019-05-16

  2019年5月15日,全国妇联启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并揭晓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户家庭榜上有名。

  奴尔丁·沙塔尔,1951年出生,维吾尔族,他自幼勤奋好学,曾因家境贫穷而被迫辍学。1969年,18岁的他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驻守在帕米尔高原。退伍后通过自学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吐鲁番地区师范学校教书;1982年调入吐鲁番地区党史办工作,始终勤恳敬业,以书为伴。

  奴尔丁·沙塔尔常说,自己从一个平凡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文化的共产党员,都源自知识的力量。1997年10月,奴尔丁因身体原因病退后,用几十年收集、购买的近两万册书籍在自家不大的农家小院办起了一个小的书屋。一个土炉、一壶热茶,村民们踏雪而来,书屋是“猫冬”的好去处;一把折扇,一册书卷,村民们顶烈日而来,书屋也是“消夏”的好地方。“有了知识,就有了觉悟,生活就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读好书,就能点亮一个人心中的方向灯!”奴尔丁·沙塔尔说。

  虽然当时书屋面积不大,环境简陋,但每天放学后,附近许多学生就来到书屋汲取知识的营养;干完农活的乡亲邻里,有时顾不上吃饭就前来看书、借书。那时的奴尔丁·沙塔尔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间宽敞明亮的书屋,把他多年收藏的各类图书陈列出来,免费借阅给村里的乡亲们,让大家共享精神文化食粮。

  2008年1月,奴尔丁·沙塔尔听说农民可以办农家书屋,就找到了乡里,表达了要用自己的藏书,办一间更加正规的农家书屋的想法。吐鲁番宣传文化部门和乡里出资,在他家对面新盖了一间50平方米的房子,供他开办农家书屋用,并将“东风工程”赠送的书籍也搬进了书屋……

  从那以后,奴尔丁·沙塔尔的家,成了葡萄镇巴格日社区居民的好去处。农闲时节,大家围坐在一起,伴着一本书、一壶茶,半天时光就过去了。在奴尔丁·沙塔尔的家,有的乡亲通过书籍了解了国家的发展变化、新疆的发展历程,有的村民掌握了最新的农业信息、葡萄种植技术,这个维吾尔族小院总是很热闹。

  起初,老伴对奴尔丁·沙塔尔不断掏钱买书很有意见,夫妻俩甚至大吵过几次。“肚子饱没饱?饱了吧。精神上饱没饱?没饱吧,而且永远也不能饱。那还有啥意见呢?”奴尔丁·沙塔尔向老伴解释,“好书让人走正路,特别是娃娃们多读点书有好处。就像扣衣服扣子,第一颗扣错了,下面都会错,书籍则会让年轻人不走歪路、茁壮成长”。后来妻子发现,看书的人越来越多,无所事事的人则越来越少,慢慢理解了丈夫。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奴尔丁·沙塔尔的农家书屋储藏各类书籍达到4.2万余册。这些年,这家书屋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新书,为乡亲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2016年10月,经过吐鲁番市、高昌区党政领导协调,“奴尔丁农家书屋”室内外又增加了近400平方米的空间,办起了奴尔丁书画室、红色记忆收藏馆,并添置照片、报纸、宣传画、连环画、著作等红色藏品。各级领导也特别支持奴尔丁开办红色记忆收藏馆的想法,向该馆赠送了电视、科技知识光碟、电子图书阅览器、书架、桌椅等设备。其中的红色记忆收藏馆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革命岁月、光辉形象;红色教育、伴我成长;大美新疆、亲切关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五个部分,共收藏图画作品300余张,许多照片和画像都特别珍贵。奴尔丁·沙塔尔建立红色记忆收藏馆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这些图片能让经历过的人重温记忆,让没有经历过的人通过学习牢记历史,从而倍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至此,小书屋变成了大课堂,成了村民了解历史、追忆红色年代、学习种植技术、增长知识、和睦友邻的课堂。以前不少社区居民冬闲喜欢喝酒打牌,自从农家书屋建立后,喝酒打牌的人少了,来书屋看书学习的人多了。即便是夏天农忙的时候,晚上书屋也有不少人光顾。

  从建设“农家书屋”“农家书画室”到今天的“红色记忆收藏馆”,奴尔丁·沙塔尔以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情怀,被高昌区葡萄镇巴格日社区各族群众称赞为新时期的“库尔班大叔”。

  荣誉

  2011年,荣获“全疆十佳农家书屋”;

  2011年,受邀去北戴河参加“民间图书馆论坛会”;

  2015年,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1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同年被评为吐鲁番市民族团结模范。

[编辑:马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172034